景觀特色:白楊步道長約2.1公里平緩好走,沿路除了有七處隧道外,還可見峽谷景觀、豐富生態,而步道終點之水簾洞為進行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時,于修筑隧道過程不慎挖破地下水脈,使地下水循巖石裂縫流出,因而形成如大雨傾泄而下的特殊景觀。
白楊步道長度為2公里,單程步行約一小時。白楊步道也是利用臺灣電力公司的施工道路整建而成,溪谷美景為主要特色。入口在中部橫貫公路168.8公里處,距離天祥西方約500公尺,由豁然亭步道山棱下方的隧道口穿過長達380公尺的隧道,就從陶塞溪流域進入瓦黑爾溪流域,再沿著溪旁平坦的施工道路前進,約1公里后,在第三個隧道附近,就轉入塔次基里溪流域,也是峽谷景觀較壯麗的精華路段。再走過四個長短不一樣的隧道即達白楊橋,這是橫跨塔次基里溪的水泥橋,橋下的激流與深潭,非常驚險,峽谷的景觀也非常壯麗。
白楊橋對岸另一隧道即通往水濂洞之途徑,但因經過多次地震與臺風,已成為容易崩坍的危險地區,目前停止開放,游客只能在白楊橋附近遠望白楊瀑布,或者走過支流溪的吊橋,到觀景臺回望白楊橋的景觀與塔次基里溪的峽谷。
地址:花蓮縣秀林鄉
大眾運輸:
1.搭臺鐵至新城站下,租車。
2.搭臺鐵至花蓮站下,轉搭花蓮客運,花蓮新站-天祥,于天祥站下。
關于白楊步道
由天祥往文山的方向續行約15分鐘左右,在路旁有欄桿鐵門的隧道,從此進入臺電施工便道即白楊步道入口,步道全長2.1公里沿途隧道多達七處,有第二太魯閣幽峽之稱。沿途可見立霧溪支流瓦黑爾溪,以及立霧溪上游塔次基里溪,故兩大廣為人知的特色多水和多隧道,便由此而來。
內有太魯閣最大瀑布
步行在白楊步道除了能盡賞溪谷風光外,更可觀察鳥類、昆蟲等生態。第六個隧道后,可見分為四段如白練懸空而下的白楊瀑布,太魯閣公園管理處于此建有吊橋至瀑布下層,并設瀑布觀景臺供游客休息、賞瀑。
如傾盆大雨的水簾洞
上行過第七處隧道后即見水簾洞,這里為進行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于修筑隧道過程中,不慎挖破地下水脈造成地下水循巖石縫不斷流出,而形成的特殊景觀。
提醒您:美景需要你我共同維護,參觀水簾洞留足跡不留垃圾,離開時請將雨衣隨手帶走。